FK研究所

認識機油

PRODUCT IN UNDERSTANDING

機油功用

一般來說,機油的功用是- (1)抗磨及保護  (2)冷卻降溫功能 (3)防鏽  (4)抗腐蝕  (5)清淨和分散  (6)密封性

 

潤滑油可保護引擎功能,堪稱是啟動引擎時的必要元素。引擎是擁有數個活動零件的複雜機械,並在各種溫度與壓力下運轉。您所選擇的機油必須能夠應付這些操作條件與環境,以保護引擎避免磨耗、腐蝕、油泥和沉澱物。

 

 

原油經提煉和精製之礦物基礎油,再以礦物基礎油與多種添加劑調製而成者稱為礦物油。 基本上這類機油產品有的可能只是印上Mineral Oil意思是『礦物油』或是multi-grade的英文字,意思是『複級機油』,但是也有的機油產品上面並沒有印有上述的英文標示。
為礦物油和合成油依一定比例的添加所調製出的基礎油加多種添加劑所製成。 此種機油有優於礦物油之穩定的化學分子,將兩種不同基礎油的特性截長補短,讓機油更具實際效益。合成機油介於礦物油與全合成油之間,當我們在察看此類油品的包裝時,通常上面會印有Synthetic ﹑Semi-Synthetic, Synthetic Based, Synthetic technology…等的標示,其意思都是『半合成機油』、『部份合成油』,簡稱為『合成油』。
合成基礎油採用比礦物基礎油更先進的提煉技術提煉而成,品質與純度都高於礦物油。再以合成基礎油與多種添加劑調製而成者稱為全合成油。這類機油的包裝往往會見到 100% Synthetic 、Fully Synthetic之類的標示,其字義代表著『全合成機油』,全合成機油或許應該稱為潤滑脂,這是因為原油在多次提煉,幾經化學改變及添加多種添加劑,展現出較高的抗氧化、抗磨損、消泡性、清淨、流動性等多項關鍵功效,所以原物料及製造成本會比一般機油來的高。
市面上常見的「酯類機油」這類機油的包裝往往會見到 PAO、ESTER之類的標示。是所有潤滑油中,性能最好,最早開發應用的頂級合成潤滑油,目前世界上的航空引擎、貴重機械設備的潤滑油都是採用「酯類油」。酯類分子中含氧元素具有正電極(+);含氫元素具有負電極(-)。由於靜電作用,使酯類分子吸附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層黏附分子油膜。正是這層黏附分子油膜的優異黏性,使「酯類油」在所有的潤滑油中脫穎而出。
引擎在運轉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雜質,使機油在使用一段時間後產生劣化,劣化至一定程度的機油,將會失去應有的功效,所以必須定期更換機油來發揮機油的最高效能。而引擎內雜質產生有許多原因:引擎運轉時產生之磨耗金屬屑,或是未過濾乾淨的灰塵或泥砂。因燃燒作用後所產生的物質,例如水、酸性物質、油泥、未燃燒完全之油氣而導致機油的保護功能喪失。機油是潤滑引擎機件的最重要物質,定期更換機油是保護愛車的最基本工作。每部愛車的車況及駕駛環境皆有所不同,建議由車行技術人員來為您做最合適的保養規劃。
機油有“清潔”的作用,一個好的機油,更換下來就該是黑褐色,這樣代表著它有良好的清潔性。但它又是清潔了什麼?引擎是高燃燒爆炸轉換動力!汽油在燃燒過後會產生炭粒,附著在汽缸壁上,再被機油給清洗掉,而機件之間的摩擦,也會掉落些許鐵屑,這也靠機油來清洗掉,因此機油自然就變黑了。
四行程機車與汽車引擎雖同為四行程設計,但其結構不同,對機油的需求也不一樣,加上兩者換油間隔並不一致。由於機車引擎內部各組件,包括濕式離合器、離合器片、變速箱之各部齒輪及引擎內之活塞、汽缸、汽門組件等所有零件都在同一結構體內,並共用同一機油,且離合器片的摩擦與齒輪之轉動,均會產生高熱,加上引擎工作溫度,會使機車機油承受的引擎工作溫度高達160度左右;而汽車的引擎、變速箱等是獨立存在,且使用不同潤滑油,機油承受的工作溫度約為110 度左右,遠較機車溫度低。此外,機油具有流動散熱性,機油量少則散熱效果低,而機車引擎內之機油量約為1公升,遠少於普遍汽車4-5公升的機油量,加上大部分機車為氣冷式引擎散熱效果不如汽車的水冷式引擎,也使得機車機油工作溫度高於汽車機油工作溫度。因此針對不同引擎的操作環境所設計的機油,才是保養愛車之上策。
  機車 汽車
機油量 0.7公升 - 1公升 4公升 - 5 公升
引擎工作溫度 160 110
輸出kw/ 120 Kw/ 63 Kw/
最高轉速 14,000 7000
引擎系統 氣冷式引擎 水冷式引擎
散熱效果
換油時間 1,000 公里 5,000 公里

備註:以上數據為呈現汽、機車引擎之差異,以普遍車款為代表。